珠海亿元消费券激发市场活力
珠海亿元消费券激发市场活力
“你中签了吗?”“这里能用消费券吗?”“期待下一轮消费券。”……近一个月以来,消费券成了珠海人朋友圈反响热烈的话题,“珠海人民喜提一亿元消费券”话题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4月,珠海市政府宣布发放1亿元消费券以提振消费信心,扶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零售、餐饮、体育健身、文化旅游等行业,加速线下消费市场回暖。该举措立竿见影地刺激了市民及游客的消费冲动。
截至目前,经过连续三轮摇号及一轮满额赠券,已有百万人次中签,核销率达55%,核销金额超20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约1.55亿元。与此同时,一笔笔真金白银的补贴实实在在地落入了商家账上。
这场消费盛宴至本月底正式结束,接下来还将陆续发放2-3轮消费券。记者走访调查发现,消费券掀起消费热的同时,亦有不少市民反馈领取使用过程仍然存在堵点难点,影响核销率。有市民呼吁珠海进一步完善消费券政策,追加消费券批次并延长使用期限,有倾向地覆盖更多需要帮扶的小微商家。
1 热潮
全城掀起抢券热
珠海商业氛围又“热起来”了。
4月20日,珠海正式启动为期一月左右的“温暖珠海”消费节活动,面向市民及游客分批发放总金额高达1亿元的消费券,重启线下消费市场活力。
市民排队消费,烟火气此起彼伏。近一个月以来,作为国内多地刺激消费市场的有效手段,珠海消费券大大刺激了人们“买买买”欲望,商业复苏随之按下了“快进键”。
约57%的消费券流向餐饮行业
“没想到这里也能使用消费券,一下子减了50元,真划算!”5月10日晚,珠海市民小陈与朋友在香洲区一家牛肉火锅大排档聚餐后,出示微信付款码结账,220余元的账单抵扣消费券后只需170余元。
一张张消费券如同一颗又一颗的石子,激起了珠海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带动人流涌向消费服务行业,为疫情下的商家复苏带来了转机。
数据显示,在珠海消费券开放预约的首日上午,登记人数便超过30万人次,网页浏览量突破350万次。开放预约后,短短8天时间内,预约人数超过71.6万人,近40万份消费券迅速被成功领取。截至5月12日11时,珠海消费券累计预约人数107.59万,共领取消费券包71.24万份。
“截至5月12日,珠海消费券核销率达55%,核销金额2077.89万元,直接拉动消费金额1.55亿元。”珠海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消费券活动开展以来,对珠海市餐饮、家电等行业形成了有效的提振作用。
已使用的珠海消费券中,约57%流向了餐饮行业,直接拉动了餐饮行业销售额达到5500万元。其次是家用电器类行业,拉动销售额达1300万元,而美容美发、旅游住宿类行业分别拉动销售额达732万元和200万元。
横琴消费券已核销13433张
就在珠海消费券活动启动一周后,横琴新区发布《横琴新区应对疫情促进旅游市场消费扶持措施》,宣布增发近2000万元消费券,并可与珠海消费券叠加使用,不仅预约领取方式进一步简化,满减力度也有所提高,以助力横琴旅游市场恢复。
最新数据显示,自4月27日开通预约以来,横琴消费券已分三期发放9.3万张,金额达485.66万元,共有290家商家参与了横琴消费券满减活动。
横琴新区社会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5月10日,横琴电子消费券已核销13433张,核销金额超过68万元。横琴消费券叠加珠海消费券,这对促进横琴餐饮、零售、旅游等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呼声
消费券政策亟待优化
“没想到中签了,还要面临三选一的难题!”消费热潮涌动,珠海市民吴先生却有些懊恼。他在“五一”期间中签一份珠海消费券,兴冲冲赶去商家消费,却被告知只能通过云闪付的方式用券,无奈作罢。
诚然,消费券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政策。但是,消费券该怎么优化、怎么发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门技术活。不少市民反馈,近一个月以来,从登记领取到核销使用过程,珠海消费券政策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使用场所和支付方式有待明确
“到了现场才发现,有的商家只能微信抵扣,有的商家只能支付宝抵扣,还有的只能通过云闪付,而已经转入其中一个支付平台的消费券却无法转移到其他支付平台了。”吴先生说。
不少市民在使用消费券过程中都遭遇了吴先生所遇到的问题。根据珠海消费券的领取使用规则,中签后必须在一定时限内,将“最珠海”APP或公众号上的消费券转入微信、支付宝或云闪付三者之一,转入后无法修改。
领取流程还存在另一个问题。目前,除了满减派送和横琴消费券可直接派发至支付账户外,大部分摇号派发的消费券,均要求人们在一定时限内登录“最珠海”APP平台领取,超过时限未领取即自动失效。“这有点强制捆绑下载APP的意味。”有受访市民说。
使用场所不明确也是普遍情况。宋小姐最近已习惯了每次消费时,不厌其烦地问一遍:“这里能用消费券吗?”在她看来,单一消费券支付平台上的商家列表并不能给出清晰明确的使用范围,而大多数商家也并未在消费现场明示能否用券及核销方式。有一次她在超市排队买单,前前后后的人都在反复询问能否用券,究竟哪种支付方式才能核销。
提高折扣力度或允许叠加使用
相比于佛山等地消费券满额减半的折扣力度,不少市民反映,珠海消费券的满减力度相对低了一些。在叠加使用方面,珠海的消费券并不能像某些城市一样,直接叠加抵扣。“所以我要和朋友分开点单结账,这样才能同时使用两张消费券。”宋小姐说。
就小微商家层面,有部分商户反映希望支付平台简化报名方式,扩大商家的参与面。罗女士在香洲区吉大片区经营着一家有口碑的小饭店。如果可以,她也希望积极参与这场效果颇佳的消费回补活动,但她至今还没搞清楚报名方式和要求。
事实上,围绕市民的反馈,珠海已开始对消费券的使用体验进行优化提升。譬如,自第二轮摇号后,消费券可使用的范围已进一步覆盖至人们日常消费频率较高的超市菜场等商家;在第三轮发放活动中,珠海消费券领取时限从48小时延长至72小时。
3 探索
提振信心,营造消费新生态
“为应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多地政府结合自身财力相继推出了消费券政策。这是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和保障改善民生的积极作为,对刺激消费、活跃市场和拉动需求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魏作磊认为,消费券政策是重要的“安全信号”。
但是,消费券政策也有自身特点。以当下消费热潮为契机,珠海应如何探索提升消费券的引领效用,营造消费新生态,值得思考和关注。
整合区域消费券政策资源
“消费券更多的是鼓励消费,释放疫情已经控制、大家可以放心出门消费的信号。”珠海香洲区前山一综合体商家叶先生认为,消费券的重点是恢复人们的信心。
魏作磊指出,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促消费的行为相当于以政府信用为当地消费环境安全背书担保,这对于公众消除卫生安全疑虑、积极出门消费无疑具有正面导向作用。
但受财力限制,各地能推出的消费券规模都有限,魏作磊建议:整合区域消费券政策资源。“由各省甚至整个国家层面统筹实施刺激消费的政策资源要比各市、各区单打独斗效果好。”
消费券应向小微商户倾斜
本次消费券活动中,珠海市政府充当了引领消费、促进消费、创造消费的角色。专业人士建议,珠海长期刺激消费政策还应重点考虑收入结构改革。特别是为低收入阶层提供更多的收入保障,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速放缓,是导致消费增速下降的原因。
记者走访时,有市民反馈,希望珠海消费券更多面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商户,同时在面额上适当倾向补贴低收入群体。“现在不想去过多消费了。”个体户小周多次中签珠海消费券,但因疫情后生意远不如以往,所以未曾使用过。他为高昂店铺租金愁了几个月,店里员工都已辞退,只剩他一人应付。
“发放消费券只是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行为,其重点在于激活市场和提振信心。”魏作磊建议,长期着眼,恢复市场活力应重点将有限的政策资源用到企业生产端,针对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具体困难,通过减免税费,延缓债务偿还,提供贴息或低息贷款,疏通劳动力、资本、信息、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流通传导机制,保障供应链畅通等,为企业疫后重生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声音
消费券应该如何发放
才能更好激活市场?
疫情下,要恢复市民信心,帮助消费行业复苏并非易事。对于老百姓(603883,股吧)来说,消费券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政策。但是,消费券该怎么优化、怎么发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个技术活。为此,我们收集了一些市民声音。
1.追加发券额度与批次
普遍情况是,无论是市民还是商家都希望这场消费“红包雨”能够来得更持久。
2.延长消费券有效期
珠海消费券自领取之日起14天内有效。有外地游客反馈,因为有赴珠海旅游计划,登记预约了珠海消费券,中签后不久,消费券就过期了,希望延长珠海消费券的使用期限。
3.扩大消费券适用范围
有市民建议与支付平台协调具体技术细节,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参与进来,覆盖更多老百姓常去的小微商家,最好变成通用消费券。
4.降低满额门槛
目前,最低面额的珠海消费券是40元减10元券。有市民认为,单笔消费很少会达到40元,能否适当降低满减的最低消费门槛,如达到30元即可享受满减。
5.各区增发消费券,允许叠加使用
珠海各区域现只有横琴新区增发了消费券,而且中签市民不少。但有市民反映,虽然横琴消费券折扣力度大,但该区域内商业氛围并未形成,消费吸引力不如其他区域强,盼望其他区域也增发消费券。
此外,横琴消费券可多张叠加使用,或与珠海消费券叠加。而珠海消费券目前不能叠加使用。